燃料电池是碳中和之路的必然选择。在众多燃料电池中,业界普遍认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极高的发电效率、燃料适应性强、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在大型发电、分布式发电及热电联供、交通运输及调峰储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最前沿的燃料电池技术之一。
近日,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标准工作组联合通标中恒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碳发电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标准工作组邢辉主持,标准工作组副组长晨萌出席会议。内蒙古科技大学、广东佛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恒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邢辉就团体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汇报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碳发电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原则、标准框架与标准工作计划,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碳发电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系统集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完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碳发电系统标准建设,提高重点指标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标准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的引导作用,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向好发展奠定基础。
会议最后,晨萌副组长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氢能是未来最重要的能源载体,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可实现氢能和现有化石燃料清洁高效利用,与我国现有能源供应系统兼容,将担负起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可有效助推我国供给侧能源改革,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十四五”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针对氢能的政策,特别是今年2月印发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指出支持固体氧化物(SOEC)燃料电池在内的“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化应用,而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为代表的零碳发电系统,有望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及新兴产业重要发展方向。